欢迎您访问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现在是:
官方微信

南大附属眼科医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南大附属眼科医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视角

【江西日报】医疗援外 千余医者献大爱 不辱使命 四十六载铸辉煌

发布时间:2019-09-30 16:14:33 来源:

p/2019-09-30/d5fd2848058c2d595ca2c5ac7add3f17.jpg

 

摘选:

  1973年,我省接受国家任务,向突尼斯派出首批医疗队,1978年向乍得派出第一批援乍得医疗队……46年来,江西累计派遣医疗队37批1270人次,为受援国提供服务750万人次,填补了当地几十项技术空白。2支医疗队获突尼斯国家荣誉奖章,3支医疗队获乍得国家骑士勋章,8支医疗队和27名队员分别获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近3年,乍得政府、中国驻突尼斯使馆、中国驻乍得使馆三次致信江西省人民政府、四次致信国家卫生健康委,感谢我省医疗队卓有成效的工作。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接见我省医疗队员,对我省援外医疗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治好眼睛后我想去中国学医”


  “医生爷爷,能给我一面中国国旗吗?治好眼睛后,我想去中国学医。”今年9月2日,乍得男孩阿里(化名)在接受“光明行”专家治疗后认真地对眼科专家说。

  阿里今年17岁,因左眼屈光不正,右眼黄斑发育异常,伴有黄斑前膜牵拉黄斑水肿,视力减退至眼前手动,需尽快手术。通常情况下,这种手术必须在玻璃体切除情况下进行,但如果切除玻璃体,对尚在发育期的阿里来说,会影响其眼球的营养代谢功能。因此,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的专家,采取了不做玻璃体切除的手术方式,在完成25G穿刺口后,仅用了几十秒钟的时间就准确无误将黄斑前膜剥除。在场的乍得医务人员难以置信,赞叹不已。这项世界领先的非玻璃体切除剥离黄斑前膜术,填补了乍得乃至中部非洲眼科技术的空白。

  阿里是幸运的,术后第四天复查视力达到0.04。以前,在乍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历来被视为“不治之症”,患者只能等待失明。但日前,随着中乍眼科中心的揭牌,当地眼科医疗水平驶上了“快车道”。

  目前,中乍眼科中心成为了江西援外医疗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批准“对口医院”援乍得国合作项目方案后,在江西省卫生健康委指导下,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通过开展“光明行”活动、捐赠设备和药品、长期派驻专家帮扶、接收乍方医务人员培训等方式,积极援建中乍眼科中心,树立江西援外品牌。近两年,“光明行”活动共完成494例免费白内障手术,成功开展9例免费复杂性眼底病和青光眼手术。

  乍得公共卫生部部长马哈穆德·优素福·卡亚尔深情地说:“中国政府援助的眼科中心是乍得首个眼科中心,给乍得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是中乍友谊新的象征。”

  “光明行”活动结束后,乍得政府为每位医疗队员颁发荣誉证书。乍得国家电视台、乍得最大报纸《进步报》在黄金时段、显要位置对中乍眼科中心建设进行全面报道。

  中国驻乍得使馆大使李津津表示,“中乍眼科中心是中乍双方贯彻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得力举措,是中乍人民友谊的又一典范。”


  据悉,中乍眼科中心从无到有仅用了短短2年时间,面貌焕然一新。诊室从1个扩大至3个,添置了超声乳化仪、手术显微镜、眼底激光仪等高端手术设备,长期为患者提供免费、优质的诊疗服务。下一步,江西将把中乍眼科中心建设为乍得最具服务力和影响力的眼科中心,把服务半径扩大到邻近国家乃至中部非洲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