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现在是:
官方微信

南大附属眼科医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南大附属眼科医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光明的种子已经发芽 2019年中国(江西)援乍得光明行医疗队载誉归来

发布时间:2019-09-20 17:11:45 来源:

  本院讯(黄珊珊报道)8月31日至9月9日,不畏艰苦、休戚与共的6天手术时间里,2019年中国(江西)援乍得光明行医疗队完成270例眼科手术(其中261例白内障手术,9例复杂性眼底病、青光眼手术),其中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开创了乍得眼科之先河。期间还举行了中乍眼科中心揭牌暨2019年“光明行”活动启动仪式,并向中乍友谊医院捐赠一批价值约200万元的药械物资,乍得公共卫生部部长马哈穆德.优素福.卡亚尔和中国驻乍得使馆大使李津津共同为眼科中心揭牌并发表重要讲话。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易敬林教授在发言中,介绍中乍眼科中心建设情况和成效,表示将努力把中心建设成乍得共和国最具服务力和影响力的眼科中心。

  9月8日,乍得公共卫生部举行隆重的欢送仪式,并为每位队员颁发荣誉证书以示嘉奖。乍得国家电视台和乍得发行量最大报纸《进步报》头版头条宣传报道此次活动。

IMG_2125_meitu_16.jpg

  中乍眼科中心正式挂牌

揭牌.jpg

IMG_1126_meitu_6.jpg

  当地时间9月2日上午,由我院援建的中乍眼科中心揭牌暨2019年“光明行”活动启动仪式在乍得恩贾梅纳市中乍友谊医院举行。乍得公共卫生部部长马哈穆德.优素福.卡亚尔和中国驻乍得使馆大使李津津共同为眼科中心揭牌并发表重要讲话,中乍友谊医院院长乌玛尔·汉姆丹致欢迎辞,我院易敬林教授讲话。我院首席专家、北京协和医院原眼科主任、国家卫健委光明行专家组成员、“一带一路眼科联盟”主席董方田教授、中国(江西)援乍得“光明行”项目负责人、江西省卫健委外事办刘云霄,我院副院长刘瑞聪、古学军等“光明行”医疗队队员、中乍友谊医院全体员工、第14批援乍医疗队全体成员约150人参加仪式。

  乌玛尔代表中乍友谊医院致欢迎辞,他感谢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对乍得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的大力支持,充分肯定了中乍眼科中心建设启动一年多来,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在硬件支持、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希望以此次挂牌为契机,共同把中心建设好。同时,他对“光明行”医疗队员不辞辛劳将光明带给乍得人民表示感谢和欢迎。

  易敬林简要回顾了中乍眼科中心建设情况以及所取得的成效,2018年,开展首次为期7天的“光明行”活动反响强烈,派遣专家长期驻乍协助中乍眼科中心建设;2019年,乍方官员到我院访问交流,接受2名医护人员到我院学习半年,代表国家捐赠2批价值约400万元药械物资等。同时,他提出了办好中心中长期规划,努力把中心建设成乍得最具服务力和影响力的眼科中心,把服务半径扩大到邻近国家乃至中部非洲大地。

  马哈穆德.优素福.卡亚尔首先代表乍得政府向中国政府源源不断的多方援助和中国人民的诚挚友谊表示真心的感谢。他指出,在中乍卫生的合作最早体现于中国援乍医疗队,他们不仅为乍得带来了医疗技术、服务还有器械和药品,中乍友谊医院的所有设备都是由中国捐赠。此外,应乍得政府的要求,中国组织了公共卫生领域的阶段性培训、经验交流等活动,帮助广大同胞尤其是眼科患者减轻痛苦,为乍得人民健康付出了辛勤努力。他强调,这是中国第二次开展“光明行”免费义诊活动,这项举动与乍得总统代比的“把卫生发展放在重中之重”的方针不谋而合。他表示,目前乍得公共卫生部就中乍友谊医院眼科中心建设签署了协议,中国政府援助的眼科中心是乍得首个眼科中心,不仅给乍得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更是中乍友谊新的象征。中国“光明行”团队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质量,用自己的活力和才能,使得医院在最困难时期还能良好运行,他希望中国医生加强对乍得医生的培训,既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最后,他呼吁乍得患者抓住中国专家义诊机会恢复光明。

  李津津指出,中乍眼科中心是中乍双方贯彻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提出的八大计划的得力举措,是中乍人民友谊的又一典范。中国正通过派遣医疗队、药械支持、人才培养、技术帮扶、经验交流、“光明行”义诊等方式与乍得开展卫生合作。今年是中国建国7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下,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国诚挚希望以中乍友谊医院为媒介,和非洲兄弟国家分享经验,共享健康。他说,双方的医疗合作从未停止,在中国医生的技术帮扶下,中乍友谊医院已成为乍得接待患者人数最多的医院之一,目前双方在讨论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升级改造计划,改善医院环境,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他坚信,在双方共同奋斗下,医院将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乍得眼疾少年的中国学医梦

  哈玛德.阿里今年17岁,近两年他右眼看东西越来越不清楚,其父亲带他到乍得法国医院就诊,诊断为黄斑发育异常伴有黄斑前膜,需要尽快手术,但就诊医院和乍得其他医院都没有这个技术。在中乍眼科中心,“光明行”医疗队专家检查了阿里的眼睛后,明确诊断为黄斑发育异常,加之黄斑前膜牵拉黄斑水肿使其视力进一步减退,要尽快手术治疗。

术后_meitu_7.jpg

  通常这种手术需将玻璃体切除,但考虑到孩子尚处于发育阶段,如果切除玻璃体,对其眼球内组织的营养代谢也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专家决定在不切除玻璃体的情况下,剥离黄斑前膜。这个手术精细度高、技术难度大,稍有不慎就会损坏视网膜、破坏玻璃体。

  9月2日下午,阿里被送进手术室。“光明行”医疗队的专家采用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分别在阿里角膜后睫状体平部的颞上和鼻上进行穿刺,通过穿刺口,一手持眼内照明,一手持视网膜镊,在显微镜直视下,准确无误地将前膜剥离并拿出体外。整个手术动作几十秒之内快速完成,在场的乍方医务人员难以置信,赞叹不已。在这药械匮乏的艰苦条件下,这项世界领先的手术极大地填补乍得眼科技术空白。

  阿里的手术非常成功,他爸爸感激地和专家们一一握手,不停地说,谢谢你们!阿里看到手术室门口插的小号中国国旗时,激动地提出想收藏一面中国国旗,并诚恳地说:“医生爷爷,能给我一面中国国旗吗?治好眼睛后,我想去中国学医,回来给乍得人民服务!”

术后_meitu_7.jpg

  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在这个国家历来是不治之症,无奈之下患者只能逐渐失明。“光明行”医疗队在乍得期间,接待了14例玻体视网膜疾病患者,大部分病人从法国医院转来就诊,其中8例采取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外,其它6例因陈旧视网膜脱离、增殖性糖尿病视网病变晚期等不适合手术治疗。

  乍得人民需要中国光明行医疗队,扩大救治对象,开展玻璃体视网膜等高新手术。医疗队在保证白内障手术量的同时,因陋就简,利用超乳机前部玻璃体切除功能,探索性开展了8例玻璃体切除手术,1例眼前节再造。这些手术在乍得都是首次,据了解在中非国家也属第一次,大大提升了中国及中国医生的形象和影响力。

眼底手术_meitu_10.jpg

  胸怀大爱的眼科“敢死队”

  光明行医疗队专家们不论时间多晚一定会做完当天手术,不管身体状态如何一定会做好这台手术,不顾是否艾滋患者一定会平等对待,这就是我院医疗队的大爱与无畏,当地留华学生小王戏虐称他们为江西“敢死队”,敢于与生命赛跑,敢于与疾病斗争。

  董方田上午门诊疑难杂症病人,为了患者早日康复,一般上午门诊后,下午立刻安排手术。即使过敏性鼻炎正发作,仍然出色地完成了高难度眼底手术。

IMG_1618_meitu_22.jpg

IMG_2125_meitu_16.jpg

  易敬林在没有空调的诊室里复查术后病人,详细询问、登记、填表、发药,一坐就是一上午。他带领医院的专家们不仅完成好日常门诊和手术工作,还以国内医院想做而不敢做之勇气,为5名10岁左右的小孩实施表麻白内障手术。

IMG_1593_meitu_12.jpg

  古学军身体发烧,头痛难忍,吃了几粒药就全身心投入工作,日均白内障手术超40例,最快1个小时实施了11台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留华学生萨琳娜称他“快手”。勤快好学的易路辉医生,检查、换药、手术,随叫随到。

IMG_1629_meitu_23.jpg

IMG_1615_meitu_20.jpg

  2019年江西“最美护士”江媛媛,带领护士郑梦佼,两人一到医院就扎进手术室,常常一上午就跑一次厕所。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手术前很紧张,江媛媛轻声细语地和他聊天,答应他勇敢地配合手术就有小奖励。每天手术前,她的包里总放些小零食和糖果,在物资匮乏的乍得,这是梦寐以求的“奖品”。

眼底手术1_meitu_14.jpg

IMG_1771_meitu_15.jpg

  刘瑞聪多次约中乍友谊医院院长洽谈中乍眼科中心建设具体事宜,在规划眼科中心发展蓝图的同时,他还是医疗队的“大管家”,负责整个医疗队的吃住行,井井有条。

 IMG_2125_meitu_16.jpg

  派驻中乍友谊医院近一年的鲁宇容主任医师,在援乍得工作中的取得了突出成绩,眼科诊疗为患者送去关怀、带教管理提升了中乍眼科中心实力,独立完成了光明行前期患者筛查的繁重任务。在乍得期间鲁宇容患过3次疟疾,有一次病情非常危急,她凭着顽强的意志力坚持下来,眼科助理医师穆萨将这一切都记录了下来。

IMG_2125_meitu_16.jpg

  中国(江西)援建乍得眼科中心是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开展的援外创新项目之一,由我院具体承担援建任务。自2017年中乍两国卫生部签署《关于开展医院对口支援合作的协议》以来,通过“光明行”活动、药械捐赠、人才培养、经验交流等工作的开展,目前眼科中心已达到药械基本完备,专家长期坐诊,百姓病有所医的阶段性目标。